详细介绍
轴套是指螺旋桨轴或艉轴上的套筒。而轴承(日本人称"轴受")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。
轴套和轴承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承受轴的载荷。
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轴套是整体结构的,转动时是轴和轴套之间相对运动;而轴承是分体式的,转动时是轴承自身内外圈相对运动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,轴套其实就是滑动轴承的一种。
常见损坏原因
轴套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轴颈表面受到胀套的挤压力和复合机械力的作用,将导致其变形,直径或缩减0.1mm~0.3mm。进而导致机械胀紧配合力度达不到要求的缩紧力,轴套与主轴之间出现配合间隙,引起了轴套的磨损。
最新修复方法
由于部件价值较大,传统的修复方法较为昂贵,随着国外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技术的发展,一些修复快速同时花费低的维修方法受到青睐。国内亦引进了此种方法,较为成熟的有福世蓝2211F材料等。材料具有传统方法综合机械性能、优良的粘结力和抗温抗腐蚀能力,最大抗压强度可达1200kg/cm2,粘着力(重叠剪切拉力试验)在光滑的钢表面为225 kg/cm2。所以可用于大型轴套部位磨损的修复。且设备不需要大范围拆卸,为企业节省大量人力物力。
零件工艺性分析
(1)零件材料:304不锈钢。切削加工性良好。
(2)零件组成表面:外圆表面(Φ50、35、33),内表面(Φ31.5、 20.5),型孔,两端面,内、外台阶面,内、外退刀槽,内、外倒角。
(3)主要表面分析:Φ20.5内孔既是支承其它零件的支承面,亦是本零件的主要基准面;Φ50外圆及其台阶面亦用于支承其它零件。
(4)主要技术条件:Φ50外圆与Φ20.5内孔的同轴度控制在0.03mm 范围内;台阶面与Φ20.5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Φ44内孔本身的尺寸公差为 mm;粗糙度Ra0.8μm;零件热处理硬度HRC50~55。
零件制造工艺设计
(1)毛坯选择:根据零件材料为45钢,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,零件 直径尺寸差异较大,零件壁薄、刚度低、易变形,加工精度要求较高,零件需经淬火处理等多方面因素,在棒料与模锻间作出选择:模锻件。
(2)基准分析:主要定位基准应为Φ20.5内孔中心
(3)安装方案:加工大端及内孔时,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装夹;粗 加工小端可采用反爪夹大端,半精、精加工小端时,则应配心轴,以Φ20.5孔定位轴向夹紧工件。型孔加工时,可采用分度头安装,将主轴上抬90º,并采用直接分度法,保证3×Φ6在零件圆周上的均分位置。对大端的四个螺钉过孔则采用专用夹具安装:以大端面及Φ20.5孔作主定位基准,型孔防转,工件轴向夹紧。
(4)零件表面加工方法:Φ20.5内孔,采用精磨达到精度及粗糙度 要求;外圆及其台阶面采用磨削加工;其余回转面以半精车满足加工要求;型孔在立铣上。
(5)热处理安排:因模锻件的表层有硬皮,会加速刀具磨损和钝化, 为改善切削加工性,模锻后对毛坯进行退火处理,软化硬皮;零件的 终处理为淬火,由于零件壁厚小,易变形,加之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,为尽量控制淬火变形,在零件粗加工后安排调质处理作预处理。